微信号:jiagangpet
非洲海牛:别名西非海牛,为海牛目、海牛科、海牛属哺乳动物,原产于非洲西部沿岸与河口地区,包括塞内加尔等河流及其支流。1795年命名。喜栖息于平静的河口与海岸潟湖,也会从河口逆流而上,直到被急流、瀑布或浅滩阻挡为止。栖息地的破坏、红树林的砍伐、河流的筑坝,及水力发电的涡轮机、渔船的螺旋桨,都会导致其死亡。2002年的调查显示已经濒临灭绝。
尼日尔河渔民的“MamiWata”女神,代表美貌、财富、慷慨和嫉妒,动物学家认为,其原形就是西非海牛。其肉、脂肪都均价格不菲,还是民俗疗法耗材的重要来源,因此长期受到了非法捕猎的困扰,已濒临灭绝。
科目分类:其他
生存环境:海洋
颜色分类:褐色_灰色
性情分类:温顺
最大体型:400cm
毛型长度:无毛
寿命年限:50年
适宜温度:25℃±4℃
食物饲料:植物
形态与美洲海牛相似。体型呈纺锤状,背部宽阔无背鳍,头部比例小。体色灰,皮肤厚而硬,略微粗糙,体毛稀疏。栖息于海岸的个体可能有藤壶附着。眼睛小且略微突出(与美洲海牛不同,其眼睛较为深陷),没有外耳廓。吻部比西印度海牛肥厚而较短,可能是为了适应摄食浮水、挺水植物与生长于浅滩的植物。前肢外侧有三至四个趾甲残留。仅具臼齿,会不断地更换。
通常独自行动,虽然在休息、觅食与交配时可能会形成松散的群体,但基本的社会单位是母子对。白天休息、晚上移动与进食。倾向于在潟湖与河流中部,或红树林根部与悬垂植物下休息,这使得它们更难被发现。会在潟湖、海岸线与河流间作季节性的移动,有时会长达上百里。部分个体曾在两天内移动了75km。
杂食性,植食为主,以多种浮水、半水生与挺水植物以及浅滩植物为食。也会食用落至河中的森林果实与人们丢弃的木薯外皮,海会食用渔网中渔,也曾有食用双壳贝的报告。旱季会吃细小的黏土、藻类等。
繁殖方式与西印度海牛近似。发情的雌海牛会吸引一群想交配的雄性,雨季开始时在部分地区形成集合群体。通常在雨季时生产与育幼,因为水涨时哺乳的雌性有较多机会进入浅滩取食。怀孕期约1年,通常1胎产1仔。幼兽可能会留在母亲身边1年以上。